日本大雨警戒级别及避险要点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日本大雨警戒级别及避险要点。
大雨警戒级别
在日本,大雨来临之际,有关部门会发布相关信息,例如,日本气象厅发布警报和预警等,各地方政府发布避难指示等。按照灾害的危险程度和居民须采取的行动对上述信息进行分级整理,得到的等级就是“大雨警戒级别”。
“警戒级别”分为5个等级,每个级别都对应一个颜色,以便直观传达危险程度。例如,危险程度最高的“5 级”为“黑色”,危险程度最低的“1 级”为“白色”。日本气象厅在其官网上以14种语言实时发布气象信息和灾害信息。其中,“实时风险地图”用颜色在地图上显示灾害的危险程度,其颜色与“大雨警戒级别”的各等级颜色相对应。
在级别1时,居民应该采取的行动是“关注最新信息”。日本气象厅在其网站上发布名为“早期注意情报”的信息。这些信息显示了有可能提前几天发布的气象警报。请在级别1的阶段就查看此类信息,关注有关大雨的最新信息。
在级别2时,居民应该采取的行动是“确认避难方法等”。这是气象厅发布“大雨・洪水注意报”的阶段。请再次确认如果实际需要撤离避难时,应该如何行动。使用灾害地图来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并确认避难地点和避难路线非常重要。
在“3级”情况下,居民应进行“高龄者等的避难”。地方政府会发布“高龄者等避难”的信息。气象厅会发布“大雨・洪水警报”或河流的“泛滥警戒信息”。高龄者或残障人士应开始避难。其他人也应确认避难场所,准备好要外出携带物品,若感到危险,应主动开始避难。
在“4级”情况下,居民应进行“从危险地点全员避难”。自治体会发布“避难指示”。由于大雨导致地质灾害危险性提高,气象厅会发布“地质灾害警戒信息”,或河流水位上涨的“泛滥危险信息”。不仅高龄者等人群,所有身处危险地点的人都应撤离避难。在一些情况下,前往自家附近的牢固建筑物中,也能确保安全。请事先确认灾害地图等相关信息。
大雨5级警报旨在要求公众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地方政府会相应发布“紧急保障安全”提醒信息。如果出现大雨5级警报,说明灾害已经迫近或有可能已经发生。有关部门会就河流泛滥发布洪灾信息,气象厅会发布最高级别的大雨特别警报。大家如果此时才开始避难,有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为此,大家在大雨5级警报发布之前就完成避难工作至关重要,换言之,5级警报的作用是提醒未能及时避难人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紧急措施。大家不要误以为没有出现5级警报就可以泰然处之,一定要在4级警报发布时、即避难指示出现时就迅速采取避难行动。
难以转移至避难场所时的应对措施
当暴雨连下几个小时,周边情况会迅速恶化,可能无法及时向老年人等提供避难信息和指示。例如房屋周围已经开始发生洪水,这时转移到远处的避难场所反而可能遇到危险,逃到近处的安全地带或建筑物内不失为一个选择。如果外出已经十分危险,可以转移到建筑物的二楼及更高的地方或距离山体较远的一侧,这样或许会提高生存的可能性。如果山区的中小河流泛滥,根据距离河流的远近和海拔的微小差异,受害程度可能有很大差异。此外,距离河流较近以及积水可能较深的地区中,可能发生住宅被冲毁的地区被政府等定为“房屋倒塌等泛滥预想区域”。在这一区域,即使在二楼也无法保证安全,需要另外寻找更加安全的场所避难。
划定“自主避难警示线”
关于自然灾害,防灾部门、地方政府等会根据情况发布相应警示信息。当灾害迫近时,行政机构工作人员不可能挨门挨户提醒居民及时避难,因此,大家有必要事先划定好“自主避难警示线”,即在接到有关部门何种警示信息时就必须采取行动进行避难。
划定“自主避难警示线”需要基于住家所在地发生灾害的风险程度,以便在相应灾害的可能性增强时,尽早采取避难措施。大家要牢记,在灾情恶化前就进行避难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暴雨引发洪水后再避难,即便开车也很难逃过没顶之灾。在地方政府发出避难指示时,如果身处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应迅速采取避难措施。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行动迟缓或行动不便的人士应在大雨3级警报发布时就开始避难。
徒步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避难时应该穿裤子等便于活动的服装,为避免受伤,即使是夏季也应穿着长袖、长裤。鞋应选择平常穿惯了的运动鞋,不要穿雨鞋,因为如果进水雨鞋会变得非常沉重从而阻碍行动;另外,应避免穿沙滩凉鞋,因为容易脱落导致危险。应急包应尽量轻便,以免在转移时造成负担。为了避免摔倒,应选择背包等,并尽量空出双手。此外,为了安全,最好选择雨衣等穿戴式雨具而不是雨伞。
避难时,要尽可能地与他人同时行动,避免单独行动,不要前往被水淹没的场所。在水中行走时,如果积水深度达50厘米左右,足以没过成人的膝盖时,在水压的影响下,即使是成年男性也会难以前行。特别是在流动的水中行走时,即使是更浅一些的积水,也会容易因脚下失去平衡而摔倒,最终被水冲走。在被水淹没的道路上行走时,因难以看清脚下,所以很容易发生被异物绊倒、或是掉进没有盖好井盖的井里、排水沟或水渠中的情况,导致被水冲走。如果不得不在被水淹没的位置行走时,首先要避开水深和有水流的地方,然后要手持长柄伞或长棍等,边确认脚下安全边小心前进。
驾车避险注意事项
人们往往以为“驾车避险不会有问题”,这一认识是错误的。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户外死亡的人中有四成是在驾车时遇难的。遇难的人大多是因为连车带人被冲走,或因道路塌陷而翻车。在雨势风势增强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驾车上下班较为安全而掉以轻心。
应尽量避开河边的道路、有水田的地区。因为水势上涨,会分不清道路的边界,容易误入水中。河水泛滥会造成道路受损或塌陷,以往的灾害中曾出现过因没有发现道路受损而翻车的情况。即便是平时开惯的路,也应慎重确认是否存在危险。
大家驾车避难时的注意事项之一:汽车很容易被冲走。在被雨水淹没的道路上行驶伴随着危险。有时即使水看起来不是很深,但实际上可能已经淤积了很多
汽车可能会因被水淹而无法前行或者被水冲走。此外,如果无法确认路面状况,就有可能面临因难以发现凹陷的道路、排水沟、灌溉渠等设施而掉落其中的危险。因此请不要轻易进入水淹区域,而应绕道而行。
如果汽车遭到水淹,水深约30厘米时发动机就会停止运转,如果水深超过50厘米,汽车就有漂浮于水中并被冲走的风险。如果是乘用车的话,请将车门底下或车内地板是否已被水淹看作一个标准。但是,即使水淹较浅,如果从江河溢出的洪水势头强劲的话,汽车也很容易被冲走。
驾车辆避难时请留意“地下通道”。“地下通道”是指穿过铁路或道路下方的公路,因为比周围地势低,短时间内就会积水。车辆在地下通道中抛锚,车内人员因此遇难的事故时有发生。在暴雨中,应尽量避免驾车通过地下通道。不得不通过时,应确认是否积水,并小心行驶。当车辆被淹没时,由于水压影响,车门会难以打开。为应对这种情况,可以在驾驶座旁准备一个安全锤,可以用安全锤击碎车窗玻璃逃生。安全锤可以在汽车用品店购买。如果没有安全锤,也可以用座椅头枕打碎车窗玻璃。方法如下:将头枕下方的金属部分插入车门和玻璃之间的缝隙,用力拉,从而利用杠杆原理破坏车窗玻璃。